“打卡”博物馆,在很多年轻人中火得不要不要的。
“五一”期间,湖北省博物馆举办“越王勾践剑”特展,吸引了无数人慕名前来一睹真容,展厅前排起的长龙,全天不断。
(相关资料图)
数据显示,最近这个“五一”假期,全国博物馆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,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,一级馆全部达到游客接待上限。故宫博物院、三星堆博物馆、兵马俑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,门票全部提前售罄。
不过,在火热“打卡”博物馆背后,除了一些特色“网红”博物馆打造了自己的IP,被年轻人从线上追到线下,以至人满为患,但更多的无名气博物馆却鲜有人知、无人问津。
都是博物馆,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?
在山西平遥古城内,有座2000平方米的古兵器博物馆,馆内有古代兵器几千件,是馆长刘文涛耗时数十年收集来的。
作为旅游热门地,就算搞餐饮住宿,也会有不错效益,但刘文涛偏偏选择了做博物馆。
正常情况,这家博物馆每年要亏损六七十万元。刘文涛无奈表示:“这就像个无底洞。”
但凭着热爱,刘文涛一直在咬牙坚持。
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,2022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3.4万个、教育活动近23万场,接待观众5.78亿人次,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、教育活动4万余场,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,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。
我国博物馆已达6565家,既有走庄重范儿的博物馆,也有专于某一领域的博物馆,如果你一天逛一个,够你逛18年。
显然,大数据掩盖了博物馆背后的苦乐不均。知名博物馆红火的背后,还有很多小众博物馆在困境中勉力坚持。
尤其是像刘文涛操持的这种博物馆,全国还有很多。我们无法指摘他们的经营,因为他们已经尽力而为。
对很多博物馆来说,在社会意义上是个“巨人”,但在经济上却是个“侏儒”,养活自己都这么艰难。
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,摆脱这个尴尬呢?
求“知”,提高知晓度、知名度。
近年来,从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《国家宝藏》到《唐宫夜宴》《只此青绿》,频频“出圈”的传统文化类节目,唤醒了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兴趣,让文博游火了起来。随着短视频平台和直播生态的大火,不少“探馆”题材获得高关注度。
这告诉我们,“存在感”也是“生产力”。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灵魂,用心用情讲好文博故事,是会打动观众的。
求“助”,寻求更多合作。
博物馆是人流集中地,有人流的地方就有机会,更多开展馆企合作,让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与博物馆融合,也是增强博物馆活力的重要尝试。
在山西太原蒙山景区,有家慧光古灯博物馆。近年来,为让更多人了解古灯,这家馆与相关单位合作,逐渐活化了省级非遗拜灯山,于今年元宵节开展了首次活动。“我们通过开展这一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了古灯,勾连起传统节日与文化传统的‘关节’,不但进一步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,破解‘年味淡’的难题,也实现了博物馆的线下引流。”馆长李峰说。
求“新”,拓宽生存之道。
无论是2020年河南博物院推出“考古盲盒”让游客自己DIY体验考古乐趣,还是故宫文创打造出的金句频出的萌系雍正形象,这些大馆们都越来越走近年轻人,得到年轻人的喜爱。
最近,北京一家古动物博物馆,在馆旁边开辟出一片“沙池”,让孩子们实地“挖呀挖”,可以挖出精美的矿石和古生物化石仿制品,离馆时能带走几个,这一创意吸引了不少家庭前来参与。
《博物馆之美》一书曾发出这样的感慨:“对于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来说,热情非常重要。有了这份热情,不仅能做好工作,而且能持之久远。”
想必很多人会和我们一样,对那些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们报以赞赏。
在赞赏之余,我们更该像他们一样坚信:热爱,可抵岁月漫长。
我们坚信,走进博物馆,一定能唤醒人们心中的“奇妙之夜”,这只是时间问题。
直面穿越历史时空而来的物品,一定能唤起今人与古人的心灵相通。那种感觉很美!
每座博物馆,都是饱含着信息的密码,等待着更多人去揭晓。
随着文博故事更多地广为人知,我们相信,人们与博物馆的这场双向奔赴,终不会落下一颗“遗珠”。
让每一座博物馆都生存下去,发挥价值,将不断有后来者给出崭新答案。(记者:许雄 徐步云 刘雅萱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