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书改编的话剧《别慌》日前在清华大学成功首演。该剧编剧、导演向东佳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。本期我们特邀其撰文谈谈编导一部话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。
——本版编辑
4月15日,我们的话剧《别慌》真的首演成功了!我无比激动与兴奋。这些情感中始终夹杂着感激,感激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所有为这部话剧付出心血的演职人员。
(资料图)
这部话剧最开始是清华大学教工剧艺社的谭画新老师执笔改编的。很遗憾,谭老师于2022年离开了我们。我接过接力棒,重新研读原著,着手进行改编。
此前,除了创作剧本,我也改编过一些经典名著的作品,如奥地利作家弗兰兹·卡夫卡的《城堡》,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《列子·汤问》中的《愚公移山》等。《别慌》是我正式兼任编剧和导演的第二部作品。
在改编的过程中,最难的部分是剧情的确定。《别慌》原著采用的是教育日记的形式,讲述了一名行为失常的少年,在老师们的引领下,立志为社会服务,投身养老事业,实现人生价值,收获爱情的故事。附录部分有大量纪实性的文字,即每一天所做事情的列举,其中不乏重复性的内容。如何挖掘出有意义的事件,并进行合理的编排与逻辑上的处理,是本剧最大的困难。我先确定了话剧要体现的几大主题,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选择,最终确定了现在的剧本内容。
话剧《别慌》为三幕六场剧。
第一幕:业哲爸妈接受孩子“行为失常”的现实,灰心、失望、不甘,在见到叶老师后,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了希望,决定将孩子全权托付给叶老师教导与治疗。这个过程,业哲爸妈虽有动摇,但最终还是将孩子再次送到叶老师身边。叶老师认为人最本质的特点是可塑性,有朝一切方向发展的可能。他要重估“不可治愈”,要成为能帮孩子找到人生目标的老师;他相信业哲,因为业哲本身就是“孤独”的体现,而孤独是一种自足;不仅如此,业哲身上还有一种“血气”。
第二幕:业哲三天不吃饭,叶老师把握住生命教育的契机,让业哲去彻底地认识死亡,因为死是最高的认识。经过这个过程的“挣扎”,业哲有了彻底的“改变”。业哲妈到养老院找业哲,看到业哲在养老院的工作,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应该做这等“低贱”的工作,但是业哲的人生目标,就是服务老人。二人的价值观产生剧烈冲突。这个过程,希望告诉大家,自强不息的人是美的,人的痛苦是最深的痛苦,人最大幸福的秘密是生活在逆境和与命运的抗争中,我们要唤起一个人的自尊自强之心。
第三幕:讲述了业哲到养老院找工作和交女朋友两个主要事件,希望引发观众思考:为了别人是人最大的幸福;人的无意识与有意识之间是存在冲突的,这种冲突当如何解决?
主题如何确定同样是有难度的。原著可以衍生出很多值得关注的话题,在这众多的话题中,如何确定既感性又富有哲理意义的主题,是我在改编中始终纠结的点。其中,连带着还要考虑,如何用舞台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?
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,为了不影响工作,我把排练时间安排在每周四的晚上6:30至9:30和周日的上午8:30至11:30。在排演的过程中,让我感动的事情太多了。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,所有演员都排除困难,认真琢磨剧本和人物。
排练过程中,另外一个困难是音乐的最终确定。一开始,音乐的规划只有6处,但随着排演的推进,结合剧情,音乐片段最终增加到22处。可是,因为经费预算有限,最后我只好请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来帮忙了。
(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5月19日第4版
作者:向东佳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关键词: